我国经济快速发展,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,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得以推进。与此同时,环境问题日益凸显,污水量日益增加。人工湿地技术起源于德国,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广泛使用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,人工湿地技术应用范围在逐渐变大,在污水处理中使用人工湿地技术能够有效处理污水。着重研究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具体运用。
1、使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的优势
1.1 成本低
人工湿地技术包括人工基质以及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技术。与以往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,这种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,如节约资源、维护便捷、成本低等。要把传统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技术有机融合,从而达到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。
1.2 保护环境
植物是人工湿地中不可缺少的,它们能够有效净化周围的环境。随着人工湿地范围的逐渐扩大,相应的水生植物规模也在逐渐扩大,能够对环境起到净化、保护的作用。
2、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
2.1 选择水生植物
打造人工湿地时,不同地点存在差异,人工湿地的类型也不尽相同。人工湿地具体由两种不同的形态构成,即潜流与表面流。如果处于温度低的情况,在处理污水时,应用表面流技术。但是,如果表面温度降低,会导致植物的基本的活性变差。与此同时,冰层中没有充足的氧气,达不到理想的使用效果。使用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的特点非常显著,具有覆盖性等特点。此外,如果处于低温的状态,潜流比表面流要好很多,如保温性较好。因此,构建人工湿地时,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温度变化以及实际情况,选择规范、合理的人工湿地技术,使人工湿地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。要素,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污水处理效果受人工湿地技术和水生植物的影响。但是,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季节的限制大,如北方气温比较低,水面处于结冰状态,污水处理效果较差。
2.2 水生植物的养护技术
我国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明显,不同的季节温度变化幅度很大,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冬天温度低,不利于在处理污水时使用人工技术湿地技术。所以,要创新水生植物养护技术,提高保温效果,避免植物处于休眠状态,改善污水处理的效果。
2.3 水生植物的配置方式
使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,水生植物起着关键的作用。人工湿地面积呈现递增的趋势,有效使用水生植物处理污水,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。因此,相关工作人员在培养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时,要结合地理环境、温度等情况,科学合理地选择水生植物的类型。在实际的配置过程中,工作人员要多层面、多角度地考虑问题,使水生植物的设计方式以及配置方式符合实际需要,从而达到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。
2.4 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趋势
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,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新型、先进的技术,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深度不断加深,弥补了以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,大幅提高了综合效益。在未来,人工湿地技术必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,其发展路径也会拓宽。根据相关统计得出,我国主要的废水为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,每年产生的废水有4%能够被回收或者进行净化再利用,剩下的废水进行排放处理。此外,受经济条件的约束,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,因此加大力度研究人工湿地净化废水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。该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
3、结束语
污水处理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问题,要加大研究力度,充分利用载体效应,增强微生物对于载体的依附性,可有效防止微生物菌群脱落,提高微生物的活性。随着微生物数量的不断增加,其在污水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也会变大,有效避免了被原生动物捕食现象的发生。微生物依附在载体上,可以大大提升微生物的存活率,延长微生物菌群在污水中生存的时间,从而改善污水治理的效果。
4、影响生物强化技术的因素
运用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污染的治理效果,但是在某些方面生物强化技术不尽人意,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(1)污染物多样化,生物强化技术未能将所有污染物完全降解,存在局限性。
(2)水体中为微生物提供的底质较少,微生物菌群治理水污染的效果欠佳。
(3)原生动物捕食微生物菌群,导致微生物菌群数量减少,进而导致水污染的治理效果变差。
(4)生物强化技术容易受温度、水体气压等因素的影响,导致污水处理效果欠佳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生物强化技术,加大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力度,保障水污染治理的效果。
5、结束语
传统的生物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水污染治理的需求,亟需运用生物强化技术提高微生物的性能,改善污水治理的效果,缩短污水处理的时间,强化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。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少弊端,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不断总结生物强化技术的经验,创新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环境治理中的应用,从而增强污水治理的效果。(>
如需要产品及技术服务,请拨打服务热线:13659219533
选择太阳集团城娱8722,你永远值得信赖的产品!
了解更多,请点击www.botaida.com